
首页 > 院史展览 > 第一展厅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1898年,清政府筹建京师大学堂,请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,考选了一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中国青年来校任教,文会馆的8名文理科毕业生,包括刘永锡(1881届),于志坚(1881届),仲伟仪(1885届),朱葆琛(1888届),王长庆(1890届),于志圣(1890届),綦鸿奎(1893届),连英煌(1896届),成为中国第一家公立大学的首批西学教师。 |
![]() |
1901年初慈禧发布“ 变法上谕 ”,9月15日下令各省设大学堂。 山东巡抚袁世凯首先响应。当时文会馆因义和团运动停办,袁世凯请文会馆馆长赫士为总教习,赫士率领文会馆大部分师资,包括美籍教习4人、文会馆早期毕业生和汉文教习11人和新毕业生8人,到济南筹办山东大学堂。赫士沿用登州文会馆办学的方法、条规,采用文会馆的课本、教材及教学仪器设备,参照文会馆办学的各项经费开支编制预算,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筹备,于当年十月份,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开学,山东大学堂成为京外第一所公立大学。 袁世凯将山东大学堂开学的消息上奏清廷,清廷授予赫士和袁世凯“双龙勋章”,并于11月25日谕令各省仿照袁世凯所定的《山东学堂章程》办学。谕旨称:“查袁世凯所奏山东学堂事宜及试办章程,拟先于省城立学堂一区,分斋督课。先从备斋正斋人手,稗初学易于速就,渐有师资,再行次第推广。其教规课程参酌中西,而谆谆于明伦理循礼法,尤得成德达材本末兼资之道。着政务处即将该署督原奏并单开章程,通行各省,立即仿照举办,毋许宕延”。文会馆的办学经验从山东大学堂推广到全国。 |
![]() |
文会馆各期毕业生也被聘为各地大学堂教习,如李天相、宋景清、陆之平、周云路、冯文修等任山西大学堂教习;朱学儒、生格敬、邵次明、王仰之、周益训、陶立等任云南大学堂教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