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in
top
五、名 人 逸 事
首页 > 文史资料 > 名人逸事

狄考文与文会馆

  
  齐鲁大学的初创阶段——登州文会馆,是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创办的。狄考文于1864年正月到达蓬莱,和先期达到的一对传教士夫妇在城西北观音庙办起了一座寄宿的“蒙塾”。1872年,狄考文又在此基础上,扩大了校舍,增加了课程。称前三年为“备斋”,后六年为“正斋”,“正斋视高等学堂之程度,即隐括中学与内;备斋视高中学堂之程度,而隐括蒙学与内”(《文会馆志》)正式定名为“文会馆”,英文名为“登州书院”。1876年,文会馆第一批学生毕业(学制12年),毕业生仅3人:邹立文、李青山、李秉义。狄考文宣布这是这所大学的首届毕业班。这比上海圣约翰书院(即后来的圣约翰大学)早3年,比北京汇文、通州的潞河(两校当时都称书院,后合并为燕京大学)早了十几年。
  狄考文(Calvin Wilson Mateer),1836年生于美国宾州坎伯兰,1863年底来华传教,被称为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传教的三个奠基人之一,1864年,狄考文夫妇在蓬莱创立登州文会馆,1882年被美国北长老会批准为大学。1908年,狄考文在青岛去世,同年葬于烟台毓璜顶。
  文会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很大,很多人认为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。在文会馆任教的,除了狄考文夫妇,还有一些著名人物,如美国媒介大亨卢斯的父亲路思义(Henry Winters Luce),京师大学堂(北京大学前身)总教习丁韪良(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)等。此外,据称袁世凯当年驻军登州时,因修理养护军械的技工是狄考文训练出来的,曾亲到文会馆参观。 邹新明
  狄考文是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,1863年来华传教,1908年病逝于青岛。在华四十五年中,他创办第一所中国近代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会大学——登州文会馆(齐鲁大学前身);开展近代新式教科书编写工作,其编写的《官话类编》一书成为来华新教传教士学习语言的必备工具书之一;[1] 翻译出版官话和合本圣经,这是在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《圣经》版本,享有“模范的翻译”之美誉。狄考文在华的文化教育活动适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要求,客观了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,推动了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。
  狄考文 (Calvin Wilson Mateer 1836—1908) 美国宾夕法尼亚人。基督教北长老会传教士。 1863年底来华, 1864年1月到登州传教, 开办蒙养学堂。该学堂1876年改称文会馆,由小学升为中学,1881年开设大学预科,1904年迁潍县,与英国浸礼会在青州办的广德书院大学部合并,改称广文学堂(后成为齐鲁大学一部分)。他多次利用回国休假机会为文会馆募集资金和实验设备。1880年获汉诺威大学荣誉神学博士学位。1888年获伍士德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。1890年基督教来华传教士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推选他为“中华教育会”首任会长。1895年辞去文会馆校长职务。1902年获华盛顿大学和杰斐逊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。1908年卒于青岛。
  狄氏精数学,编有《笔算数学》《代数备旨》等,成为当时中国初办学堂时的数学教科书。此外,还编有《官话课本》(A Course of Mandarin Lessons based on Idiom),是当时外国人学习汉语必备之书。